◎占星學看歷史「魏高貴鄉公曹髦之死」
──Herbert

 在歷史上,公元二二○年曹魏取代漢朝,直到公元二八○年東吳亡於晉,史稱「三國時代」。在星象上,三國時代是處於冥王星與天王星對沖的年代。
 公元二二○年十二月七日,曹丕接受漢獻帝劉協的禪讓,正式即皇帝位,國號魏,都洛陽,史稱曹魏。直到公元二六六年二月四日,魏主曹奐禪讓帝位給司馬炎,曹魏滅亡,晉朝正式成立。在曹丕過逝之後,朝政大權慢慢被司馬家族完全掌控了,以致於在公元二六○年六月二日,發生了魏高貴鄉公被殺的宮廷政變。
 魏高貴鄉公即是曹髦,是魏明帝曹睿的姪子。魏明帝臨終時(公元二三九年)立曹芳為皇太子, 而後即皇帝位,年僅八歲,在位共十六年,由於與司馬師衝突而被廢,所以才改由魏高貴鄉公即皇帝位。而後,魏高貴鄉公與司馬昭衝突,想除掉司馬昭,結果失敗被殺。
 從《三國志·魏書》中對曹髦之死的描述,是難以看出什麼端倪的,因為《三國志》作者陳壽乃是西晉初年的人,對司馬昭不能不有所忌憚。而唐初所撰寫的《晉書》中,是比較可以瞭解該事件的過程。另外,《後漢演義》第九十九回和一百回中,也可以作參考,其中記載了:「先是魏寧陵井中,兩現黃龍,群臣上表稱賀,魏主曹髦獨嘆息道:『龍為君象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乃屈居井中,有何祥瑞可言?』逐作《潛龍詩》以自諷云:『傷哉龍受困,不能躍深淵;上不飛天漢,下不見於田;蟠居於井底,鰍鱔舞其前;藏牙伏爪甲,嗟我亦同然!』這首詩為司馬昭所聞,很是不悅。乃復陰圖廢立。每見魏主曹髦,輒用言譏嘲,惹得髦忍無可忍,乃招侍中王沈,尚書王經,散騎常侍王業,私下與語道:『司馬昭居心叵測,路人皆知,我不能坐受廢辱,今當與卿共討此賊。』經當即諫阻道:『昔魯昭公不忍季氏,散走失國,為天下笑;今大權久歸司馬氏,內外公卿,俱為彼爪牙,不顧順逆,陛下宿衛空虛,甲兵單弱,如何能出討權臣?還乞慎重三思。』髦憤然起座道:『我已決意出討,雖死不懼,況未必遽死哩。』說著,即從袖中取出詔書,投諸地上,自往永寧宮稟太后去了。王沈等踉蹌趨出,沈即語王經道:『此事只好往白司馬公,免致同盡。』業也以為然,獨王經不從,二人徑走告司馬昭。昭即通告中護軍賈充,叫他整兵防備。那魏主髦自永寧宮出來,竟不顧利害,但集殿中宿衛,及蒼頭官僮數百人,鼓噪出宮,自己拔劍升輩,當先押隊,直奔止車門。門外有屯騎校衛司馬由,係是昭弟,當即引兵阻擋;髦厲聲喝退,向前再行。方至南闕,見賈充帶著兵士數千,前來迎戰,髦呼喝不住,兩下竟廝殺起來。太子舍人成濟,頗有勇力,隨充軍前,便問充道:『此事究應如何處置?』充悍然道:『司馬公養汝何用?正為今日!』濟復問道:『當殺呢?當縛呢?』充復答道:『殺死便了,何必多問。』濟遂挺矛趨進,馳至輦前,髦尚大喝道:『我為天子,賊臣怎得無禮?』濟並不答話,橫矛直刺,髦用劍招架,擋不住成濟的長矛。霎時間胸際受傷,撞落輦下,濟再順手一刺,刃透背上,嗚呼畢命。衛士僮僕等,統皆逃散,充竟往報司馬昭,昭假意大驚,自投地上。......」
時間:AD260年6月2日,4:50 pm.
地點:洛陽(112E24,34N36,時差7:30)
如果我們用以下的徵象條件來對照該事件的話,則是有幾點可以符合的。

阿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